郑州“馍王”开蒸馍小店买房买车 最多一天卖一万多个
郑州“馍王”开蒸馍小店买房买车 最多一天卖一万多个
发布时间:2018-06-17 18:57 来源:豫都网 我要投稿
[摘要]馍出锅了,馍王王女士需要爬上梯子把蒸笼一层层卸下来。郑州 王女士带上馒头,开蒸准备送货。馍小卖万 核心提示|任师傅夫妇因为馒头做得好,店买多天多在郑州市国棉三厂一带已小有名气。房买昨日,车最记者在热心市民的馍王指引下来到了他们经营的馍店,店门口依次向上码放的郑州蒸笼常常成为街边一景,最高...
馍出锅了,开蒸王女士需要爬上梯子把蒸笼一层层卸下来。馍小卖万
王女士带上馒头,店买多天多准备送货。房买
核心提示|任师傅夫妇因为馒头做得好,车最在郑州市国棉三厂一带已小有名气。馍王昨日,记者在热心市民的指引下来到了他们经营的馍店,店门口依次向上码放的蒸笼常常成为街边一景,最高曾达38层,四五米高。他们一路走来,凭着勤劳,靠着奋斗,抚养4个子女长大,安稳幸福的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很拼 “只有过年那6天能穿没面粉的衣服”
昨日中午,当记者走进这个小门店时,王女士正在忙着把面粉倒入搅面机,面粉把王女士的头发都变白了。此时,任师傅和工友们一起去干装修的活儿了。
任师傅和妻子王女士是周口商水人,在来郑州之前,他们一直在北京做室内装修,2007年带着4个孩子来到郑州。由于想过安稳点儿的日子,每天多和孩子在一起,一直有蒸馍这门儿手艺的夫妻俩便在国棉三厂生活区内开了一家馍店,这样一来孩子放学后随时来店内都能找着父母。
刚开业时,夫妻俩每天凌晨3点钟起床,直到晚上8点左右才能休息。“那个时候来到郑州没多久,每天又忙又累,还照顾不了孩子,他们也跟着大人们饥一顿饱一顿的,我常常感到很无助,背着丈夫一个人抹泪。”王女士说。
后来,女儿也在店里帮忙,周围的居民都认可他们的馒头,他们才感觉比刚来郑州时的生活轻松点儿。任师傅从那个时候开始常常出去干点儿装修的活儿,以贴补家用。但面对生活,他们仍然不敢有丝毫放松。“一年365天,只有过年那6天能穿没面粉的衣服。”帮母亲干活儿的女儿笑着说。
很甜 “现在我们在郑州房子、汽车都买了”
每个蒸笼可以放36个馍,摞38层蒸笼,一锅下来就是1368个馍。由于店面小,销量大,所以蒸笼就越摞越高,38层蒸笼摞起来有四五米高,颇为壮观。记者了解到,生意最好时是在2012年前后,那时一天卖一万多个馍是常有的事。
在记者采访时,一锅香喷喷的馍又出锅了。从王女士麻利地爬上梯子到她把蒸笼一层层卸下来,整个过程大概持续了10分钟。“蒸馍十几年了,这些活儿都太熟了。”王女士说。王女士告诉记者,蒸馍也是有秘诀的,比如会在制作过程中使用江米甜酒等。
“现在的馍卖5毛钱一个,以前是1块钱4个,那是由于成本都提高了,面粉由几年前的36元钱一袋涨到了80元,现在也把炭火改成液化气了,二十多平方米的门面房租金涨到了3000元,但这些丝毫不会影响我们一家人继续奋斗的热情。”王女士笑着说,“现在我们在郑州房子、汽车都买了,不少人羡慕我们呢。”
畅想期待全家人一起旅游
蒸一锅馍至少需要40分钟,时间要卡得很好。在等待下一锅馍出锅的间隙,王女士和女儿一起向记者诉说着她们未来的畅想。“再过个两三年,能有一次全家一起去旅游的机会,到时候地点让孩子们定,我们俩出钱。那时候馍店关上一段儿时间,大家一起去转转祖国的大好河山。”王女士开心地笑了,“现在子女们都怕我们太累,我在想到时候我们闲着肯定会不习惯。”
提前订馍的客户很多,比如附近的饭店、超市,还有一些建筑工地,馍一出锅,王女士装到袋子内之后就给他们送过去。当天下午两点多,女儿把一家超市订购的馒头装好放在电动车上,王女士骑着车走在送货的路上,脸上满是幸福的笑容。(见习记者 李尧/文 记者 张琮/摄影)
- ·2019年度个体工商户年报报送截止日期临近 尽快报送年报
- ·巴西反主流文化之光 Pilgrim Surf+Supply发新
- ·不认证信息会影响接单? 两名商家假期被骗数千元
- ·半场战报:威少高效砍14+10+9 雷霆58
- ·非遗文化“沉浸式”展演 千年老街亦是梨园戏戏台
- ·給孝親費是天經地義?每個月拿出1、2萬就是孝順?|天下雜誌
- ·疏堵结合根治难题 厦门这个小区的“生命通道”畅通了
- ·谎称“流调”套取个人信息?提防借疫情实施的诈骗
- ·鹤壁明起这些地方将停电 请居民提前做好准备
- ·疏堵结合根治难题 厦门这个小区的“生命通道”畅通了
- ·2种木霉菌对杨树叶枯病致病菌的抑菌活性研究(二)
- ·数据控:NBA进入寡头年代 最佳四队全都有N巨头
- ·天下晨間新聞 「今日阿富汗,明日台灣?」 拜登又被說失言|天下雜誌
- ·郑州中大门打造零售新体验:线上线下融合
- ·康明斯中国零部件事业部总经理柴永全擢升康明斯副总裁
-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马识途研究中心成立